??? 商丘市醫療保障局持續深化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改革,聚焦群眾“看病難、報銷繁”問題,以政策完善為基礎、責任落實為支撐、服務優化為導向,全力打通異地就醫結算堵點,群眾就醫獲得感持續增強。截至目前,全市2224家醫藥機構全部納入異地就醫定點醫藥機構服務范圍,跨省、省內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率(不含醫療救助)分別為87.94%、98.93%。
??? 一、完善制度體系,筑牢政策保障根基。一是健全政策框架,明確制度辦法。會同財政部門轉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管理服務的通知》(豫醫保辦〔2025〕2號)文件,明確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報銷比例、起付線標準及結算流程,區分“異地長期居住”和“臨時外出就醫”兩類人群,大幅簡化手續,堅持審核制備案與承諾制備案并行,做好承諾制辦理異地長期居住備案過度期的政策銜接,2025年3月14日前以承諾制辦理備案的人員實行“老人老辦法”,保持原有政策不變,確保異地就醫工作有據可依。二是統一政務清單,提升服務標準。統一異地就醫經辦表單,修訂《基本醫保異地就醫告知書》《備案登記表》《個人承諾書》等7類文書,明確每類表單的填寫說明、提交渠道及審核標準。在市、縣(區)政務服務中心張貼經辦流程圖,標注線上線下辦理渠道、所需材料及辦理時限,實現“同一事項、同一標準”。三是抓好明細上傳,縮短辦理時限。成立零星報銷數據推送工作小組,完成自費明細上傳系統改造,開展零星報銷數據全量推送。依托微信建立省內醫療機構自費數據上傳工作交流群,醫保經辦人員可在工作群內直接聯系到相關醫療機構。在睢陽區試點先行的基礎上,以點帶面,推動零星報銷使用自費明細結算在全市廣泛應用。
??? 二、落實管理責任,構建協同工作格局。一是壓實分級責任,強化統籌協調。建立“市級統籌、縣區主責、機構落實”的三級責任體系,市醫保局負責政策制定、系統維護和跨區域協調;縣(市、區)醫保局承擔轄區內備案審核、費用核查等工作;定點醫藥機構落實就醫管理、費用上傳等職責。將結算率、備案時效等指標納入年度考評,實行“周調度、月評估”機制,每周梳理問題,每月發布工作快報,分析問題原因,提出措施建議。今年以來,發布全市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快報6期。二是落實就醫地管理,統一監管標準。堅持將異地就醫基金使用納入本地日常費用審核、專項檢查、專項稽核等工作,將異地就醫費用與本地就醫實行“三統一”管理:統一審核規則,采用相同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支付標準;統一審核流程,通過智能系統自動篩查后人工復核;統一處罰標準,對違規行為按同等額度追責。同時積極配合參保地做好3萬元以上大額疑似違規費用核查。三是強化區域協同,提升協作效能。健全異地就醫問題協同機制,安排專人每日登錄國家異地就醫業務協同平臺,處理遼寧省沈陽市、山東省青島市、浙江省溫州市等跨省協查件22筆,涉及住院真實性、參保狀態等問題,平均辦理時長1.6個工作日。實行“屬地核查+市級復核”模式,對縣(市、區)辦理的協查件實行100%復核,確保處理結果準確。建立協查臺賬,詳細記錄問題類型、處理過程和反饋情況,形成閉環管理。
??? 三、加大宣培力度,優化經辦服務流程。一是嚴格備案審核,提升辦理效率。實行“線上+線下”雙渠道備案,線上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政務服務網等渠道辦理,線下在醫保窗口、定點醫院設置備案點。對線上備案申請,嚴格執行“兩個工作日辦結”制度,超時未辦的予以通報;對線下備案,提供“即來即辦”服務,平均辦理時長5分鐘。今年來,辦理備案20.69萬人次。二是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建立全市“醫保明白人”統一服務熱線,為參保群眾提供“幫辦代辦”服務。開展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為主題的政務訪談活動,聚焦群眾關心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備案流程等問題進行詳細解讀。印制發放宣傳折頁,結合主題黨日活動,聯合共聯共建社區開展“家門口”宣傳。利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發布異地就醫科普視頻、簡報信息、圖文漫畫10余篇,累計閱讀量5萬余人,有效提升群眾異地就醫政策知曉率。三是開展專題培訓,規范服務行為。采取“理論講解+實操演練+經驗共享”方式,定期對縣(市、區)醫保部門、定點醫藥機構異地經辦人員開展培訓,解讀異地就醫政策、結算流程和系統操作,全面提升服務質量。開展醫保信息化建設和大數據使用“走流程、找堵點、用數據、挑毛病”活動,推動醫保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便捷辦”。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異地就醫專窗”,配備專職服務人員和自助設備,提供政策咨詢、備案指導等“一站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