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拍CT得往縣城跑,來回大半天;腰腿疼想做理療,又擔心鎮上技術不行?,F在衛生院里啥都有,真是太方便了!”在祁門縣歷口鎮中心衛生院,剛做完CT檢查再中醫針灸治療的村民許大娘感慨道。如今,這樣的場景在歷口鎮中心衛生院成為常態——借助縣域醫共體的資源紐帶,CT等精準診斷設備下沉基層,疊加中醫康復的特色服務,歷口鎮中心衛生院正從“小病站點”升級為群眾家門口的“健康驛站”。
??? 醫共體牽線:CT下沉破解“拍片難”
??? “鄉鎮拍片、縣級讀片”的診療模式,正在改寫基層群眾的就醫體驗。以往,基層衛生院因缺乏精準影像設備,不少疑似腦梗、頸椎、肺部疾病患者需奔波數十公里到縣城檢查,不僅耽誤病情,還增加負擔。隨著縣域醫共體建設的推進,這一困境得到根本破解。
??? 中醫扎根:特色康復成“吸客磁石”
??? CT設備為基層診療裝上了“精準眼”,中醫康復服務則為健康保障增添了“暖人心”。針對群眾頸肩腰腿痛、中風后遺癥、慢性病調理等高頻需求,歷口鎮中心衛生院不再局限于基礎診療,而是將中醫館打造成核心科室。
??? 融合發力:激活基層醫療“一池春水”
??? CT精準診斷與中醫康復服務的有機結合,在慢性病管理中展現出獨特優勢。創新“康復鍛煉+中醫保健”模式,通過CT監測病情進展,搭配針灸、推拿等中醫治療和個性化康復訓練,有效減少患者住院次數,提升生活質量,目前著手CT康復建立專屬健康檔案 。
??? 這種“西醫診斷+中醫康復”的協同模式,正是醫共體資源整合的生動體現。臨床醫生借助CT等設備明確診斷,中醫團隊跟進康復干預,家庭醫生團隊則負責后續隨訪管理,形成“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的全鏈條服務。數據顯示,推行這一模式后,歷口鎮中心衛生院中醫特色門診門診量、住院人次、轉診量有了新的高度,群眾對基層醫療的信任度顯著提升 。
??? 從“進城看病”到“家門口就醫”,從“設備短缺”到“精準診療”,從“單一治病”到“防治結合”,縣域醫共體架起了資源下沉的橋梁,CT與中醫康復的“組合拳”則讓基層醫療既有精度又有溫度。隨著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持續推進,更多老百姓將享受到更優質、便捷的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