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破解群眾“看病貴”難題的關鍵舉措。贛州市醫療保障局堅決貫徹國家、省、市相關決策部署,把集采工作當作重要民生任務,以機制為基、以服務為要、以惠民為本,積極推動集采政策在贛州市落地見效,切實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提升藥品供應保障水平。
??? 一、聚焦機制建設,夯實集采工作基礎。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市藥品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研究解決集采落地中的難點堵點,形成“信息共享、政策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二是健全部門聯動。主動加強與衛健委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建立信息共享與定期會商機制,共同指導和督促公立醫療機構規范完成報量、采購和使用,凝聚齊抓共管合力。三是完善協議管理。將集采政策執行情況納入醫保協議管理及績效考核,落實“結余留用”等激勵措施,同時建立“月度提醒、季度通報”機制,每月導出系統集采進度數據,對進度滯后的醫院進行提醒;每季度形成專項通報,對進度滯后機構及時預警并督促整改,充分調動醫療機構參與積極性,確保約定采購量按期足額完成。
??? 二、聚焦流程優化,提升網采服務效能。依托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市醫保局持續優化全流程服務,讓網采更高效、供應更穩定。一是加強精準操作指導。針對醫療機構報量易出現的政策理解偏差、劑量核算不準、醫院等級使用限定等問題,在業務工作群梳理發布業務注意事項,確保完成精準報量等操作;“點對點”回應解決采購難題,幫助業務人員提升報量準確性與合理性,避免因操作失誤影響采購執行。二是保障藥品穩定供應。密切關注中選藥品供應動態,主動協調處理藥品短缺、配送緩慢等情況,督促配送企業按約及時足量配送;對可能出現的供應緊張問題提前預警,協調替代方案,實現臨床用藥無縫銜接。三是創新規范集采貨款直接結算。積極推行“醫保直付”模式,推動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將貨款結算周期壓縮至30天,有效縮短企業回款周期,降低交易成本,優化流通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 三、聚焦政策落地,釋放集采惠民成效。贛州市始終以惠民利民為出發點,多措并舉讓集采紅利直達群眾、惠及企業。一是加強宣傳引導。通過政務公開、政策解讀、媒體報道等形式,廣泛宣傳集采政策意義與成效,提升社會認知度,引導群眾形成合理用藥觀念。二是強化監測監管。動態跟蹤醫療機構集采藥品采購進度、使用情況及價格執行情況,對進度滯后、使用不達標的機構及時提醒約談,進一步加強“采非不采中”行為處理,確保政策執行不打折扣。三是深化用藥銜接。推動惠民紅利覆蓋全域,在實現全市公立醫療機構集采藥品100%配備使用的基礎上,積極推動中選藥品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延伸,方便群眾就近購買質優價廉藥品。
??? 如今,贛州市集采網采工作成效顯著:集采藥品中高質量藥品占比從50%提升至95%左右,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線常用藥價格大幅下降,如治療高血壓的氨氯地平片,集采前每盒 21.61 元,集采后降至 1.53 元,年治療費用降幅超 90%;醫用耗材“減負”效果同樣突出,骨科脊柱類耗材價格從3.3萬元降至4500元左右,心冠脈支架價格從均價1.5萬元降至700元左右,切實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同時,“醫保直付”等舉措已惠及千余家醫藥企業,為醫藥行業健康發展注入動力,真正實現“群眾得實惠、企業獲發展”的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