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顏冰帶隊赴北京大學首鋼醫院,主持召開門診慢病按人頭付費工作調研座談會。此次會議旨在進一步完善門診慢病保障機制、優化醫保支付方式,推動醫聯體資源整合與慢病管理提質增效,為首都門診慢病保障體系建設凝聚共識、破解難題。北京市醫保中心副主任王娟主持會議,石景山區醫保局李鳳芹局長等相關領導以及全市多家醫療機構的領導、慢病領域專家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共同參會。
??? 作為區域醫聯體核心單位,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在慢病管理領域的實踐成果成為此次調研的重點關注對象。會上,醫院醫療保險處處長陳暉以醫聯體建設為核心切入點,詳細分享了慢病全周期管理的“首鋼經驗”。醫院搭建起“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診療服務體系,整合多學科醫療資源,構建形成“預防—診斷—治療—隨訪—康復”的閉環管理模式。在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病管理中,醫院依托智慧醫療平臺為患者建立動態健康檔案,推行“一人一策”的個性化干預方案,有效提升了慢病控制率與患者滿意度,為全市醫聯體慢病管理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樣本。
??? 北京市醫保中心支付管理科副科長劉建智在會上對門診慢病按人頭付費工作方案進行系統解讀。該方案緊扣醫保基金“全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核心原則,結合首都醫療資源布局特點,明確了按人頭付費的適用邊界、核算細則、撥付機制以及多元考核評價體系。方案提出,以醫聯體為重要載體,按慢病病種劃分精細化管理單元,將簽約患者數量、病情嚴重程度、并發癥情況等關鍵因素納入醫保支付額度核算維度,并創新建立“結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擔”的激勵約束機制,引導醫療機構從傳統“重治療”模式向“重預防”模式轉變,推動慢病管理效能提升。
??? 在交流研討環節,與會人員結合臨床實踐經驗,圍繞付費標準動態調整、跨機構協作機制構建、考核指標科學設置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探討,提出多項兼具實操性與前瞻性的建設性意見。大家一致認為,門診慢病按人頭付費模式是打破醫療資源壁壘、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慢病管理連續性與整體性的關鍵舉措。針對慢病患者個體差異顯著的特點,專家建議進一步細化付費分類標準,構建“病種+ 病情+ 服務”的三維核算體系;加快推進區域醫療信息化平臺互聯互通,實現患者健康信息實時共享;加強基層醫務人員專業培訓,完善患者健康教育長效機制,最終形成“醫患協同、防治并舉”的慢病管理良好格局。
??? 顏冰在總結講話中強調,門診慢病按人頭付費改革既是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內容,更是提升慢病保障水平、增進民生福祉的關鍵舉措,對減輕患者醫療負擔、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推動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她要求各相關單位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協同合作意識,扎實推進方案落地見效;以醫聯體建設為根基,持續強化慢病全程閉環管理,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效,切實增強群眾的健康獲得感與就醫幸福感。
??? 此次調研座談會的召開,為北京市門診慢病按人頭付費工作的有序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進一步明確了“政策優化、資源整合、技術賦能、服務升級”的核心發展方向。下一步,北京市醫保中心將系統梳理、積極吸納與會人員提出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細化工作方案,深化與醫療機構的常態化協作,推動慢病管理與醫保支付改革深度融合,為首都市民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慢病醫療保障服務,助力構建與首都城市定位相匹配的現代化慢病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