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醫院墊付老百姓看病報銷的錢,今天上午向市醫保中心申請,下午就到醫院賬戶上了,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10月29日,市人民醫院醫保科科長蘇榮說。她口中的“以前”,是指2024年12月之前。那時,安陽市的醫保基金與醫院結算需要30個工作日。
??從30天到1天,“加速度”的背后,是一場由國家醫療保障局主導、在安陽率先破題的深度改革。2024年12月,安陽被確定為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三結算”改革試點城市,肩負起為全國醫保支付機制改革探路的重任。
??“三角債”困局如何破解
??醫保基金、醫療機構、醫藥企業,構成了醫療保障體系的“鐵三角”。然而,長期以來,滯后的結算方式如同梗阻的血管,讓這個“鐵三角”運行不暢。
??“過去,醫院要先墊付醫保報銷部分的費用,等醫保部門審核、撥付,周期長達一兩個月。這對醫院的現金流是巨大考驗,回款慢直接影響了學科發展和設備更新。”市醫保中心主任單如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痛點。
??同時,納入國家集采的藥品雖降低了價格,但貨款結算環節多、周期長,擠壓了醫藥企業的利潤空間,影響了其供貨積極性。“醫院給醫藥企業付款慢,平均回款周期可能長達兩三個月,企業資金壓力很大。”一位本地醫藥企業負責人坦言。
??而對普通患者而言,盡管基本醫保報銷便捷了,但涉及商業保險理賠時,仍需在醫院和保險公司之間來回跑,墊資多、流程繁。
??醫保基金即時結算、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與商保同步結算——這“三結算”改革劍指三大痛點,意在打通醫保領域的“任督二脈”。
??機制創新,激活一池春水
??改革的關鍵,在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安陽市的即時結算并非普惠式的福利,而是一場與績效考核緊密掛鉤的精準激勵。
??“我們建立了一套詳細的考核指標體系,包括醫保結算清單的質量、醫保電子憑證使用率、藥品追溯碼采集以及集采任務完成情況等。”市醫保中心副主任馮學敏拿出了一份績效考核表,“比如,醫療機構考核90分以上為優秀,醫保基金按‘T+1’(隔天)結算;70分以下為較差,則恢復為月結。這就好比高速公路的ETC通道,守規則、表現好的車輛才能享受快速通行。”
??這一機制立竿見影。安陽市中醫院醫保科科長王洪深有體會:“為了爭取‘T+1’,全院各科室都動了起來,更加注重診療和收費的規范性,主動推進集采藥品使用和信息化掃碼。現在,資金回籠速度前所未有,我們更有底氣投入學科建設和改善服務了。”截至目前,安陽14家二級以上醫院已納入即時結算,截至2025年9月底,累計完成即時結算金額達11.22億元。
??在直接結算方面,安陽市采取“試點先行、穩步擴面”的策略,從2024年4月以市第六人民醫院為起點,到如今覆蓋36家二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24家醫藥企業,2025年9月底,累計向醫藥企業撥付集采藥品貨款2.42億元。
??“回款周期從過去動輒兩三個月縮短到現在的平均25天,資金周轉效率提升了30%以上。”河南一家藥品配送企業的財務總監告訴記者,“這直接降低了我們的財務成本,讓我們能更專注于保障藥品供應和質量。”
??“一站式”服務,溫暖群眾心
??改革成效,最終要由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來檢驗。
??在市人民醫院的出院結算窗口,記者見到了前來辦理出院的老病患劉大爺。他患有慢性病,每年都要住幾次院。“以前出院,基本醫療保險在醫院直接報銷了,但是‘安惠保’報銷時就得準備材料,到醫保中心‘安惠保’窗口申請手工報銷,來回折騰好幾天。現在好了,在醫院一個窗口,幾分鐘全辦妥了,基本醫療保險和‘安惠保’都報銷了,我只付自己該付的那部分就行,太方便了!”劉大爺說。
??目前,安陽市人民醫院、安陽市腫瘤醫院、安陽地區醫院、安陽市中醫院和安陽市第三人民醫院5家三級醫院已設立醫保、商保“一站式”同步結算服務窗口。參保患者出院前在一個窗口即可完成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安惠保”醫療費用的同步結算,避免了在定點醫療機構、商保公司之間來回奔波,不僅提高了商保結算效率,節約了經辦資源,還為商保公司的健康商業保險發展創造了條件和基礎。
??截至8月底,全市5家三級醫院實現“一站式”同步結算,累計結算金額4651.97萬元。這不僅是流程的簡化,更是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從“物理疊加”走向“化學融合”的關鍵一步。
??未來之路,從“盆景”到“風景”
??展望未來,安陽醫保改革的腳步并未停歇。
??“下一步,我們有三項重點工作。”單如意介紹,“一是深化創新,利用電子簽章、AI審核等技術,進一步‘擠水分’、提效率;二是強化宣傳與監督,讓好政策惠及更多群眾,同時確保基金安全;三是拓展同步結算范圍,我們正在與工會洽談,希望將來能把職工互助醫療保障納入‘一站式’結算平臺,真正構建一個覆蓋更廣、體驗更優的醫療保障服務體系。”
??從破解醫療機構“回款難”,到疏通醫藥企業“資金堵”,再到免除人民群眾“報銷煩”,安陽醫保基金“三結算”改革通過機制創新與數字賦能,成功鋪設了一條醫保基金高效流轉的“高速路”。它證明了改革的刀刃向內,釋放的是市場活力,溫暖的是社會民心。這項國家試點的“安陽實踐”正從一處精雕細琢的“盆景”,向著可復制、可推廣的“風景”穩步邁進,為中國式醫療保障現代化提供了寶貴的基層樣本。